尸检报告(第2页)
1头部:头皮下无血肿,颅骨完整。硬脑膜外、下无出血,蛛网膜下腔未见明显出血,脑实质未见明显挫裂伤,但脑组织表面血管扩张淤血,分析可能与醉酒后脑血管扩张及坠楼时脑部震荡有关。测量脑组织重量约1400g,使用电子天平进行测量,测量前确保天平校准归零,测量时将脑组织小心放置于天平托盘中央。
2颈部:颈部肌肉无出血,颈椎经采用多角度X光拍摄的影像学检查无骨折及脱位。
3胸部: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双肺表面光滑,呈暗红色,切面淤血,可见散在出血点。心脏大小正常,心肌质地中等,心腔内未见明显血栓,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粥样硬化。测量左肺重量约550g,右肺重量约600g,心脏重量约350g,均使用电子天平测量,测量时去除脏器表面多余水分。肝脏表面可见隐约的血管纹理,颜色暗红偏棕,质地较软,表面光滑,未见明显结节,测量肝脏大小约25cm×15cm×6cm,使用软尺测量其长、宽、高,测量时将肝脏置于水平面上。脾脏包膜完整,呈暗红色,切面淤血。胃内充满未消化的肉类、蔬菜及米饭颗粒和大量液体,可闻及浓烈酒味,胃黏膜充血、水肿,未见明显溃疡及出血,对胃内容物进行留样待进一步分析。
4四肢:双侧上肢骨骼经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骨折,双侧下肢股骨、胫骨骨折,骨折断端周围肌肉出血,骨折线清晰,骨折断端锐利,周围软组织挫伤明显,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软组织损伤情况。
九、组织病理学检验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作脑、肺、肝、心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病理染色方法,用于使细胞和组织形态结构更清晰地在显微镜下显示,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
1脑:脑组织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周隙增宽,部分区域可见小灶性缺血性坏死,经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小灶性缺血性坏死区域约占脑组织总体积的2,考虑与坠楼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在显微镜下对多个视野进行观察统计。脑小灶性缺血性坏死会导致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影响脑部对各器官的调控,进一步加重身体机能紊乱。
2肺: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淤血,部分肺泡腔内可见水肿液及红细胞,表明肺部有明显的淤血和损伤,通过高倍镜观察肺泡结构变化。
3肝: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经定量分析,脂肪变性肝细胞比例约为30,肝窦淤血,与死者原有的脂肪肝病史相符,同时坠楼后的应激反应也可能加重肝脏淤血情况,采用专业病理分析软件对肝脂肪变性程度进行评估。
4心: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未见明显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间质血管淤血,说明心脏在生前主要表现为血液循环障碍,对比正常心肌组织切片进行观察。
十、毒物检验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送检血液进行检测,该仪器经定期校准维护,每次检测前进行标准品对照试验,确保检测准确性。检测机构具体机构名称具备相关资质,资质证书编号为证书编号。送检血液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250mg100ml,达到醉酒标准。未检出其他常见毒物成分,如毒品、安眠药、农药等常见有毒物质,对多种常见毒物进行全面筛查。
十一、死因分析
乙醇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高浓度乙醇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传导通路,使小脑控制的平衡功能失调,导致步态不稳,增加坠楼风险。根据尸检结果,结合案情及毒物检验报告,死者符合醉酒后坠楼导致的多发性骨折、颅脑损伤及胸腹腔脏器损伤,最终因创伤性休克及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血液中高达250mg100ml的乙醇含量严重影响死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使其平衡感、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大幅下降,极大增加了坠楼风险。经现场勘查测量,坠楼高度约为20米,如此高度坠落导致双侧下肢股骨、胫骨骨折,造成大量失血;脑部虽无明显挫裂伤,但表面血管扩张淤血以及小灶性缺血性坏死,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胸腹腔脏器损伤,如肺部淤血、出血点,肝脏、脾脏淤血等,进一步破坏了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死亡。此外,死者本身存在的脂肪肝病情,在坠楼后的应激状态下,可能加重了肝脏代谢负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体的整体恢复和代偿能力,但并非直接致死因素,通过查阅相关医学文献及病历进行综合分析。
十二、鉴定意见
经全面尸检、毒物检验及综合分析,依据《法医学尸体解剖》《中毒案件检材检验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认定萧凌系醉酒后坠楼死亡。主要依据包括死者血液中高浓度乙醇含量、符合坠楼特征的体表及体内损伤、现场勘查情况以及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等,详细列举各项依据并阐述其关联性。
十三、鉴定人
林晓(林晓)刘杰(刘杰),1林晓资质证书编号:具体编号2刘杰资质证书编号:具体编号
十四、鉴定机构
滨江市公安局法医队(盖章)
盖章日期:2021年10月7日
十五、现场勘查补充说明
现场位于滨江市花园小区某单元楼楼下,地面为水泥质地,死者坠楼位置正下方对应单元楼的窗户呈打开状态,窗框及窗沿经使用痕迹勘查粉末及专业灯光设备细致勘查未见明显挣扎、攀爬痕迹。在坠落点周围半径2米范围内,发现少量玻璃碎片,经专业仪器比对与死者坠楼位置窗户玻璃材质一致,推测为坠楼瞬间玻璃被震碎飞溅所致,对玻璃碎片进行成分分析及拼接还原。现场散落死者的部分随身物品,包括手机、钱包等,物品外观有不同程度的碰撞损坏,位置分布符合自由落体及坠地后惯性散射规律,进一步佐证死者坠楼事实,通过物理模拟实验验证物品散落轨迹。通过现场测量工具测量坠楼高度,并对相关痕迹物证进行拍照、提取,详细记录现场情况,拍摄多角度高清照片并制作现场勘查草图。